梦里花 > 历史军事 > 大明匠相 > 第169章 鞑子围城

第169章 鞑子围城(1 / 2)

阿尔哈图老老实实的叫士兵们挖土填坑,六七里的的距离,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来到了十三山堡下面。讀蕶蕶尐說網5203187

一千多人的骑兵在十三山堡下展开,上百的火把将城堡下照的灯火通明。

城墙上,所有的士兵和工匠们已经十分的放松了,再也没有临战的紧张,反而是一个个都眼冒绿光的看着那些建奴的脑袋。

“好多的银子呀!”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远处那些密密麻麻的建奴脑袋,在心中高喊起来。

阿尔哈图是个谨慎的人,他从败兵口中得知了阿林惨败的原因之后,他也想不出自己如何能够攻克这十三山堡。于是便决定驻扎下来,将十三山堡围困起来,然后叫人向旗主岳托报信,让大军前来消灭这些该死的南人。

阿尔哈图命令四个牛录在十三山堡的东北方向安营扎寨,同时派出了十多队斥候和巡逻队伍,将十三山堡团团围困起来。

十三山堡的众人磨刀霍霍,严阵以待,都等着像割韭菜一般割鞑子的脑袋呢,却见这群鞑子都远远地安营扎寨,没有进攻,不由得十分失望。

李峰一看,敢情这帮建奴也怕了,根本就不敢来了,于是便宣布,该干啥干啥。一百人轮流去休息,一百人在各个方向上警戒,其余人等全部筑城。

于是城楼上的火把都点了起来,工匠们又开始旁若无人的开始修建起城堡起来。城堡上是火把冲天,城下半里地里,也是篝火通明,将十三山堡周遭照耀的如同白昼一般。

看着十三山堡上那些肆无忌惮的南人,阿尔哈图气的直跳脚,可是又一筹莫展。

刚才他派人往前去试探了一下,在十三山堡半里地外开始,就全是碗口大小的陷蹄坑,战马一踏上去,那腿骨就容易折断了。人若是踩上去了,结果更惨,里面的铁蒺藜能把脚背都扎穿。听那些败兵们说的,白天的时候,阿林的人就是在这上面吃了大亏。

阿尔哈图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能够填上那些陷蹄坑,因此便不敢进攻了,只好将这里的消息报告给岳托大人,请他带着攻城的器具前来。

但是李峰命人又开始修建起城堡来,这又刺激了阿尔哈图的神经。

若是寻常的筑城他不会着急,可是他看到城墙上那些工匠们筑城的方法,那速度实在是匪夷所思。一般筑城的方法,都是用夯土的方法,将夯土筑成之后,再将两边砌上砖石。但说那夯土,就十分的麻烦,将土和糯米白灰粘土混合起来之后,就得很多人抬着打夯的石头或是木桩之类的工具,来回夯打数十上百下,然后再倒上新土,接着夯打。因此筑城的时候,速度是快不起来的。

可是李峰筑城,根本就不用夯土,一丈来宽的城墙全都用石条和砖石修葺。石条被塔吊吊起后,只是被那石匠牵引着调整好位置,慢慢的放到填好了粘合剂的位置上,一块石条便砌好了。

若不是现在采的石头不能满足石匠们砌石头的速度,现在的城墙恐怕早就已经砌到三丈高了。

但就是这种建城的方法,已经超出了阿尔哈图的认知了。他张着大嘴在帐篷外吃惊的看了半个时辰,就发现城墙的高度又高了一尺。

这不行,若是让南人就这样修下去,等到岳托来的时候,恐怕这城墙都能到达三四丈高了。

于是阿尔哈图便命令一百名士兵带着弓箭前去袭扰那些该死的工匠们,不能叫他们干活了。

这些大金神射手们,雄赳赳气昂昂的每人带着满满两壶箭就出发了。射箭对于这些善于打猎的建奴来说,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了。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能够走到射程之内,便能很轻松的将那些南人射死在城墙上。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这不是一件好差事。面前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洞子,若是不小心踩进去,这一只脚就会被废了。尤其是许多的洞子,都被卑鄙的南人用枯草给盖上了,一不小心,就有一个士兵踩了进去。

“啊!”这个士兵顿时发出了一声惨叫,等到他拔出自己的脚,一枚长了锈的铁蒺藜从他的右脚背上穿了出来。

看到这样的情形,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于是接下来,所有人都变得更加小心了,每一步,脚不落实,绝对不会迈出第二条腿。终于,这些射手们散开,慢慢的接近了城堡二十多丈的范围,在这个距离上,这些臂力强悍的建奴们已经可以将箭矢准确的射中那些该死的南人了。而南人的火铳射击的精度和威力有限,在这个距离上很难对他们形成威胁。李峰看着那些建奴们小心翼翼却又对近在咫尺的外围碉堡视而不见的样子,不由得大笑,指着那些建奴对身边的刘娃子说道:“这些建奴原来这么傻X”。刘娃子一听就乐了,哈哈一笑,伸出脖子对着下面的建奴大声的喊道:“傻X,你刘爷爷在此,你们来呀!”城墙上的工匠士兵和工匠们一个个都哈哈大笑起来,一起呐喊起来:“傻X!傻X!”

李峰脸上那个瀑布汗啊,国骂就是彪悍,自己随口一句,竟然引起了这帮孙子们的强烈共鸣。

城下的建奴射手们大怒,虽然没有听过这种骂法,但是也知道那绝不是什么好听的话,于是便纷纷取下弓,拔箭准备拉弓。

就在此时,离

最新小说: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开局惊动武帝:这首诗是你写的? 南国风云 大乾驸马:开局被浸猪笼 我,八皇子,不服来干! 假天子:替身十年,满朝求我登基 我靠娶妻纳妾富甲一方 帝国雪绒花 龙刺(绝对零度) 水煮宋朝之文华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