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花 > 都市言情 > 我有一个宝葫芦! > 第四十三章 传统老手艺

第四十三章 传统老手艺(1 / 4)

长乐当地有句老话叫“一阉二补三吹四打”,这说的是以前在农村比较常见的四门传统手艺。

一阉就是指为农村人阉鸡、阉猪、阉牛的行当,这可是一门谋生的好手艺,之所以被排在首位,是因为这种手艺投入小收益大,靠一把刀就能养活全家,不仅能收“手术费”,而且割下来的东东又可以拿去卖钱,价格还挺高的。

村里的老把爷就是这一行的手艺人,若不是家门不幸,生了两个不成器的儿子,老把爷家里以前的生活条件在整个村也算是可以的了。

二补是指专门补铁锅,补搪瓷器皿,补铝锅水壶的手艺。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笑破不笑补”,以前生活条件差,能补的就补,能修的就修,不像现在烂了就丢了,所以这门手艺也是很吃香的。

那个时候经常有补锅师傅挑着家伙什,走村串寨的吆喝着“补—锅头—哦—”,听到这个声音就会有一大帮婆婆媳妇忙着找出破锅烂盆,聚在大禾坪上给补锅师傅修补,附近玩耍的小娃子们也“呼啦”一声把摊子围得水泄不通,十分热闹。

三吹则是指那些专门为农村婚娶、丧葬、庆寿、庙会、乔迁、开张等红白事奏乐的“吹笛佬”,这里的“笛”其实是唢呐,而且一般是由五个人组成的乐队,一人打鼓,两人吹唢呐,一人打钹、一人敲锣,统称为吹笛佬,在旧时同样是一门很受欢迎的行当。

四打就是打铁了。以前农村里的一切锅铲、菜刀、剪刀、柴刀、农耕用具等几乎都是靠铁匠师傅手工打造的,看起来似乎很赚钱,但其实学起来的难度比前面三项都要高很多。

一个铁匠如果没有一手过硬的淬火功夫,那是难以维持生计的,此外,还需要忍耐高温,随时小心以免被火花烫伤,所以打铁就被排在第四位,就算是在以前也很少人愿意从事这门行当。

这个有当地的山歌为证:

打铁师傅真可怜,成日围在火炉边;

一头一面乌狗色,裤裆湿透汗淋淋。

打铁师傅真勤劳,日做夜做背都驼;

脚酸手软提唔起,打铁手艺真难做。

……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管是这四门行当,还是像修鞋、弹棉花、煅银等其他老手艺活,都正在不断地消失,逐渐成为历史。

就像张浩现在所在的补锅摊位,眼前正给三三两两几位山民修补破锅烂盆的陈师傅都快有六十多岁了,从事这门手艺40多年,平时走村串户的接活,安阳镇的所有村子他几乎都跑过,只有在圩日的时候才会在圩场摆摊,这个习惯只要是老顾客都知道。。

而他估计就是安阳最后一位仍在坚守补锅行当的师傅了。

老妈见摊位前似乎有不少人,便开口问道:“陈师傅,还有几个人要补啊?”

陈老师傅正带着老花眼镜给人修补一个锅盖,闻声抬头看了眼老妈手里拎着的大铝锅,说道:“马上就到你了,他们在这聊天的,不是来补锅的。”

感情摊位上的这些人没一个是来补锅的,都是在凑热闹的啊。

“你是南福村的吧,看着有点眼熟啊。”老人一边“丁丁当当”地做着活,一边拉起家常。

“对,就是葫芦山脚下的那户人家,去年你还上门帮忙修过一个搪瓷盆呢。”

“哦…我想起来了,当时还摘了你们家不少荔枝来吃。今年荔枝还可以吧?”

“别提了,今年没结多少果……”

闲谈着,没一会老人就把手里的锅盖修好,递给旁边的一位山民,然后接过老妈手里的铝锅,问道:“这锅漏水还是怎样?”

“没错,底部有个小砂眼,你帮忙堵一下。”

老人听了便举起铝锅对着太阳仔细观察了一番,“嗯…是有一个窟窿,小问题,很快就能补好。”

“不过你家这个锅怕是用了十几年吧,一般人早就换新的了。”

“嗨…都用习惯了,能补就补吧。”老妈回道。

看老人准备动手修补,张浩就好奇的上前几步观摩着,只见老人先用砂布把有窟窿的地方清理干净,然后直接把那个很小的窟窿用锥子再弄大一点点,再用像钉子一样的铝质补丁条,在窟窿上面比划一下大小。

在比划完铝质补丁条和窟窿大小后,就将铝质补丁条铆在窟窿上面,便“丁丁当当”地仔细敲打起来,使之密合在一起。

老人精湛的技艺,全程不到10分钟,就把这口破锅补好了,看得张浩那是啧啧称奇。

“好了,你不放心可以到旁边接点自来水检查一下,看看锅是不是还漏水。”老人显然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

“我就不费那事了,陈师傅的手艺谁不知道。”老妈作为老顾客自然也是放心的,“锅我先放你这了,我们还要去买点东西。”

“多少钱,陈师傅?”

“给我5块钱就行了。”

啧,一个窟窿才五块钱,也就一瓶红牛而已,本身现在来补锅的人就少,手工费还那么低,难怪如今这些老手艺都快消失不见了。

倒是老妈很会持家,花个五块钱,这口锅又能用个三四年,确实比换新的要省钱很多。

不过等离开陈

最新小说: 修仙界反内卷第一人 王之妖精[综] [快穿]男主,快到怀里来! 横滨第一魔术师[综] [重生]炼器学徒 [综]攻略满值后我穿越了 从导演开始的娱乐大亨 我直播炖猪食,馋哭顶流大明星 魔尊他有猫了 一见钟情爱到死[快穿]